UNIX I/O 模型

UNIX I/O 模型

UNIX 系统下的 I/O 模型有 5 种:

  • 同步阻塞 I/O
  • 同步非阻塞 I/O
  • I/O 多路复用
  • 信号驱动 I/O
  • 异步 I/O

如何去理解 UNIX I/O 模型,大致有以下两个维度:

  • 区分同步或异步(synchronous/asynchronous)。简单来说,同步是一种可靠的有序运行机制,当我们进行同步操作时,后续的任务是等待当前调用返回,才会进行下一步;而异步则相反,其他任务不需要等待当前调用返回,通常依靠事件、回调等机制来实现任务间次序关系。
  • 区分阻塞与非阻塞(blocking/non-blocking)。在进行阻塞操作时,当前线程会处于阻塞状态,无法从事其他任务,只有当条件就绪才能继续,比如 ServerSocket 新连接建立完毕,或数据读取、写入操作完成;而非阻塞则是不管 IO 操作是否结束,直接返回,相应操作在后台继续处理。

不能一概而论认为同步或阻塞就是低效,具体还要看应用和系统特征。

对于一个网络 I/O 通信过程,比如网络数据读取,会涉及两个对象,一个是调用这个 I/O 操作的用户线程,另外一个就是操作系统内核。一个进程的地址空间分为用户空间和内核空间,用户线程不能直接访问内核空间。

当用户线程发起 I/O 操作后,网络数据读取操作会经历两个步骤:

  • 用户线程等待内核将数据从网卡拷贝到内核空间。
  • 内核将数据从内核空间拷贝到用户空间。

各种 I/O 模型的区别就是:它们实现这两个步骤的方式是不一样的。

同步阻塞 I/O

用户线程发起 read 调用后就阻塞了,让出 CPU。内核等待网卡数据到来,把数据从网卡拷贝到内核空间,接着把数据拷贝到用户空间,再把用户线程叫醒。

img

同步非阻塞 I/O

用户线程不断的发起 read 调用,数据没到内核空间时,每次都返回失败,直到数据到了内核空间,这一次 read 调用后,在等待数据从内核空间拷贝到用户空间这段时间里,线程还是阻塞的,等数据到了用户空间再把线程叫醒。

img

I/O 多路复用

用户线程的读取操作分成两步了,线程先发起 select 调用,目的是问内核数据准备好了吗?等内核把数据准备好了,用户线程再发起 read 调用。在等待数据从内核空间拷贝到用户空间这段时间里,线程还是阻塞的。那为什么叫 I/O 多路复用呢?因为一次 select 调用可以向内核查多个数据通道(Channel)的状态,所以叫多路复用。

img

信号驱动 I/O

首先开启 Socket 的信号驱动 I/O 功能,并安装一个信号处理函数,进程继续运行并不阻塞。当数据准备好时,进程会收到一个 SIGIO 信号,可以在信号处理函数中调用 I/O 操作函数处理数据。信号驱动式 I/O 模型的优点是我们在数据报到达期间进程不会被阻塞,我们只要等待信号处理函数的通知即可

异步 I/O

用户线程发起 read 调用的同时注册一个回调函数,read 立即返回,等内核将数据准备好后,再调用指定的回调函数完成处理。在这个过程中,用户线程一直没有阻塞。

img